福布斯 | 收钱吧:聚合支付的生态学

发布时间:2018-10-09

设备是静止的,而人是活的,与其说支付是门生意,不如说它是个“生态圈”。工程师出身的陈灏,喜欢谈论两样东西——“设备”和“场景”。他认为“支付是个生态”:只有在情境之中,置入线上、线下用户支付的体验,技术才能跃入场景当中,人和商户,人和人之间,才会产生“化学反应。”

2014年,陈灏创立了“收钱吧”。从银联、到拉卡拉,再到喔噻科技“收钱吧”创立,他在支付行业深耕了二十年。他的职业生涯,正逢支付行业“翻云覆雨”的历史阶段。他经历了支付的三次革命:纸币收费、卡片收费,再到线上支付。在移动支付普及的大背景下,2014年,陈灏发现了另一片蓝海——二维码聚合支付。

商家只需出示一个二维码,用户使用微信或支付宝,就能完成支付。陈灏看到了二维码聚合支付的优势。一方面,它有用户基础:微信、支付宝两家国民APP的装机量,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国民APP具备支付和金融的属性,app和消费者的银行卡的绑定,大面积普及线上钱包——这为移动支付打下夯实基础;另一方面,二维码聚合支付有鲜明的特点,利用静态条码,就能实现支付行为。因此,它在商户端的改造成本非常低。

除了在用户、技术的基础之外,陈灏与他的团队找到了业务的切入点:C端用户具备付款的能力,但B端的商户却缺乏收款能力。如果,商户端的支付功能被改造、重新布设,消费者和商户之间,就会产生更强的化学反应。

发现了这片蓝海之后,陈灏和他的团队纵身一跃。产品、技术理解上,他们经验十足。产品很快上市。到2014年年底的“双十二”,“收钱吧”业务正式上线。
支付是个生态,大量商家、消费者构成了生态链条。在支付的生态里,技术就是它的心脏。支付业务要求设备能“实时反应”,如有差池,会影响顾客对商家的信任。201512月份,“收钱吧”当天交易规模已经突破十万笔,可当时的IT系统还很简易。陈灏与它的团队面临挑战:如何用一套技术体系,支持不同的场景,并以高可靠性、高效率完成支付?次年的上旬,喔噻科技重构“收钱吧”系统,升级后的2.0系统,有一个高性能的内核,能支撑每天五千万笔交易。它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,即使日均交易量升到五千万笔以上,还能持续扩容。

技术平台提升,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。但陈灏身处支付行业多年,深知“速度,效率,可靠性”这三项,对商家意味着什么。系统是个大后方,它的可靠与否,会影响消费者对商户信任度。

升级版后的2.0系统,具备高性能,像一条地基扎实的马路,使后续的运营稳稳当当。201692号,“收钱吧”当天交易量突破100万笔;2018330日,当日交易量达到了1000万笔;到20185月,当日交易量已经达到1300万笔左右;针对高并发,大容量的交易,技术上做了大规模准备,增强了处理能力,并保持运转。
之所以重视“系统升级”,是因为陈灏重视“用户体验”,“收钱吧”就是一家“用户价值驱动型的企业”。这样的价值观,使他置身于用户的场景中考虑问题。

在外界看来,条码支付业务没难度,不过是建立在微信、支付宝的基础上,再“附加”一个新技术而已。但实际的情况却比想象中复杂。它的难度在于,不同场景中的商户,支付体验不同。比如,在早餐摊上,店员也是营业员。他可能一手揉面,一手烙饼,无法将注意力放在交易上。店主会将定码牌放在前端,由消费者完成付款;自动售货机无人值守就是另一种情况:它的金额不固定,没有人输入金额。在这种场景下,需整合系统中金额,生成固定金额的二维码;便利店又是另一种场景:用一个扫码枪,结合收银系统完成支付——这些都是平日常见的场景。都是以扫码方式完成支付,但商户的需求截然不同。

聚合支付的技术和后台系统,需要应付各种各样的环境。它最大的挑战在于:如何在不可靠的环境里完成支付。“收钱吧”还有一款专利产品,项目代号叫“玛雅”。“玛雅”是一台能独立支持扫码支付的终端,只有一只铅笔盒大小。商家和消费者可以仅靠着设备的语音提示不说一句话,就能完成交易。面对复杂的环境,“玛雅”完全可以独当一面:无论是油烟四起的厨房,网络不通的地下室,还是餐馆洒出汤汤水水,都不会影响交易。

在形形色色的场景中,“收钱吧”扮演了一个幕后角色。在长期运营中,后台堆积了大量用户数据,但陈灏并不打算将这些数据付诸使用。“商户积累的东西,包括数据和能力,还原给他。”陈灏最关注的是支付服务本身,“我们关心的是,完成支付以后,还能给商家带来什么能力,帮助他们做好生意。”

“收钱吧”的对外形象,即是“全能生意帮手”——它没有被定义成一个专家,只是“帮手”。陈灏这样解释“帮手”:我可以帮你解决收付款、金融等问题,提供各方面支持。但包子好不好吃,就看你自己了。”
在解决商家的支付问题后,“收钱吧”更进一步,给客户们提供增值服务。对增值服务,大型商家、小型商家的支付需求不同。在大型商家,消费者完成支付后,会直接微信关注商家的二维码,使消费者快速成为商家会员。比如,针对支付宝智慧门店、H&M,国泰药房等大型客户,“收钱吧”会帮助它们的支付业务落地。

与大型商家相比,小型、微型商家的需求更多元,也更直接。针对他们的需求,“收钱吧”会提供易于上手的技术支持。比如,当一笔消费完成后,小商户们期待回头客。“返店红包”就是一款营销产品。消费结束后,商户会给客户发送一个红包。消费者再返店,可以核销它。商家用“收钱吧”产品,就能与老顾客互动,鼓励他们返店。

金融服务是“收钱吧”目前正在推广的增值服务。与支付机构合作,“收钱吧”给商户提供收款理财服务。商家收到款项之后,可用线上的款额,购买货币基金。收益会比活期存款利率高。有了这项服务之后,商户不用每天把钱搬来搬去,顺手就可完成理财并得到利息收入。

除此之外,“收钱吧”还提供针对小型、微型商家的贷款业务。许多小商户是“夫妻老婆店”,他们在银行里没有贷款资格,但他们却需要一些快速有效的信用贷款,用以设备投资、新店投资,短期内流动资金、固定资产投资等。“收钱吧”和一些合规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,为商户提供信用贷款。现今,“收钱吧”为连续使用设备达到三个月以上的商户提供服务。在申贷过程中,“收钱吧”会派工作人员作商家信息的核对。收钱吧后台提供征信的数据,供放贷企业作参考。

如今,支付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,有时候,陈灏也会被竞争推着走,被迫思考更新的解决方案。福布斯中国问陈灏,能在强手如林的支付行业存活,“收钱吧”有什么不可逾越的优势?他平静地回答,没有什么是别人无法逾越的。相对来说,支付是一个较浅的业务,支付企业求发展,就在于提供更多、更好、更高品质的服务。让陈灏有成就感的是,在收钱吧的用户里,不乏那些开业第一天就使用“收钱吧”,并“始终如一”的商户。

“收钱吧”还提供24小时的客户服务。遍布全国的网点提供现场服务。好在,尽管服务体量庞大,成本控制却很乐观。陈灏透露,在收钱吧系统中,已植入人工智能技术,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,并无大成本压力。但他很少对外宣扬新技术。因为“技术不是一种表演,它是为别人服务的。”

在支付生态里,这位“服务者”有简朴的逻辑:从战略上,符合整个行业的趋势;产品是受客户欢迎,并能愿意持续使用;营销、运营稳定,在客户需要的时候,能够找到你。如今“收钱吧”的发展四平八稳。陈灏想了想说,如果要问“收钱吧”有什么优势,最大的优势,应该就在于这“均衡”二字。


来源:福布斯中国  发布时间:2018年5月28日  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k5CSHn1vApvgmz3AuVOSg

返回新闻活动列表
上一个新闻:解放日报:支付宝、微信用得那么溜,可谁知道背后有一名“上海功臣” 下一个新闻:云喇叭报账神器,收款体验再升级